王子威教授團隊--界面聚電解絡合紡絲技術在組織工程的應用
產品分類:醫療器材
廠商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國際產學營運中心
攤位號碼:R1020
產品特色
【產品特色】
本團隊使用界面聚電解絡合紡絲技術(Interfacial Polyelectrolyte Complexation, IPC)作為主軸,結合本團隊設計之自動化採集機台,開發其於組織工程學支架與藥物載體的多重臨床應用。界面聚電解絡合紡絲技術係透過正負電聚電解質間的電性作用來產生微米等級的纖維;另,與市面上醫材所使用之靜電紡絲技術或立體編織技術相比,有以下特色:
第一,由於其水相的溫和反應環境具有良好的生物親和力(Biofriendly),除了常見化學藥物之外,也能夠將蛋白質、核酸、細胞等不同的生物活性或治療因子均勻搭載入纖維型基質中,使其具有多功能藥物載體的發展潛力。
第二,透過不同的材料選擇和纖維的編排,可以讓支架具有微米級的點陣形排列,形成不同的特性和圖案構型,達到各種應用需求,如: 空間分布、時間順序性釋放、仿生微結構等,賦予本載體靈活編排搭載物在時空上之分布的可能性,使應用層面更加廣泛。
透過本團隊所改良設計的機台,藉由組裝數個簡易馬達、輸液幫浦與收集器,成功建立半自動化的纖維自組裝收集系統,設計出一由下而上(Bottom-up)的製程技術,得以連續採集並放大,可將纖維製作成生醫仿生支架與移植替代物,應用在不同的生醫領域,如:肌腱和韌帶的人工移植物、人工神經束等。
【團隊介紹】
前瞻性生醫材料實驗室是由來自不同專長背景的研究生與臨床醫師所組成,在清華大學王子威教授的指導與整合下,結合材料,化學,化工,生命科學,醫學等背景知識與相關技術,致力於先進智慧生醫材料的開發,與其於再生醫療、藥物輸送、奈米生醫等諸多領域的應用。本團隊致力於兼顧臨床上未滿足的需求(Clinical unmet need)以及市場需求 (Market need)開發有新穎性與應用價值的生醫材料或技術平台,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提高生活品質、促進健康、挽救生命為福祉。
【聯絡窗口】
陳皓軒
0905375780
o518760440@gmail.com
相關產品
-
Daicel-清華產學研究中心--桌上型微流體化學工廠
-
林宗宏教授團隊--主動式壓力感測模組用於輔助診斷骨關節創傷及復原追蹤
-
陳令儀教授團隊--促進神經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
-
淡江潘伯申副教授團隊--四硼酸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及四硼酸化合物
-
林幸瑩教授團隊--液態切片於精準醫療之應用
-
淡江葉炳宏教授團隊--應用無機奈米纖維技術促進生技發展
-
陳之碩教授團隊--自然呼吸 – 精準霧化給藥系統
-
黃振煌教授團隊--連續式蛋白質純化儀
您可能有興趣的產品
人氣產品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