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悅美學牙醫診所 / 元智大學 孫安正 教授 - 齒科治療用生醫陶瓷粉末本土化開發
產品分類:醫療器材
攤位號碼:S1313
產品特色
● 台灣第一例。
● 硬化時間短。
● 抗壓強度大。
● X光不能透過。
● 生物相容性佳。
● 添加抗菌成分。
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孫安正教授研究團隊在新悅美學牙醫診所的臨床研究量能資助下,成功研製出齒科活髓治療之覆髓術用生醫陶瓷粉末,成為台灣首位成功的案例,替本來就蓬勃發展卻極度依賴外來材料的齒科醫用材料領域奠下未來自給自足的基礎。
活髓治療其目的是希望能盡可能保留牙髓的活性,使牙髓能恢復健康,更進一步預防牙髓相關症狀,降低做根管治療(民間俗稱抽神經)的可能性。牙髓組織是存在於牙齒內部一個細細長長的狹窄空間裡,其末端與牙齒外血管相連而獲取養份,但是當牙髓組織因外傷或是蛀牙而暴露於口腔中遭到冷熱溫差或細菌攻擊時,就會引發牙髓神經的發炎反應,即牙髓炎,這時候就會感到牙疼了。到底牙疼有多疼呢?因為每個人對疼的忍耐度與感受度不同,所以牙疼的感覺很難量化,但老人家常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或許可以說明牙髓發炎所引起的牙痛是超乎常人所難以忍受的程度。當牙疼時,傳統上不論發炎輕重程度,都必須做根管治療的侵入性手術,即移除牙齒內所有牙髓組織,治療時間既耗時,又會給患者帶來許多不適。如今牙醫師有了活髓治療這套技術,針對某些較輕微的牙髓炎,可以只要移除發炎部分,得以盡量保留未受感染的牙髓,既可讓醫師省時省力、也可減輕治療痛苦。治療時醫師會用機具器械將包覆在牙髓外的象牙質跟琺瑯質做些許去除後,再將器械深入牙髓組織將發炎的部分袍除。牙髓組織是一條極似橡皮筋的軟組織,被手術袍除牙髓的傷口部位必須做材料覆蓋的覆隨保護動作,之後再於覆髓處之上補上樹脂或是銀粉就算是完成整個療程。
孫教授表示,目前市面上正在商用的活髓治療填充材料有許多種,其中較有效且無毒的就是人造生物陶瓷粉末。作為覆髓治療填充材料必須具有生物活性與親和力,使尚存的牙髓組織能夠依附後再成長深入,與之緊密相連結而成為牙髓的一部分,以達到強化牙髓健康、保留牙髓活性的目的。人造生物陶瓷粉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牙髓組織後會在介面處形成氫氧基磷酸鈣,也就是氫氧基磷灰石,可使活的牙髓細胞誤認為是自己人而親近成長並深入生物陶瓷內部,在介面處形成強的鍵結,不僅有助於牙髓健康的恢復,更能減少根管治療風險,對於患者保留自身牙齒、降低義齒的使用有極大的幫助。
孫教授進一步表示,正因為人造生物陶瓷在生物相容性及細胞親和力上有明顯的提升,新興一代的牙醫師接受與使用度也提升不少,然而諷刺的是,對齒科醫療蓬勃發展且擁有六千多家高密度齒科醫療機構的台灣而言,我們卻沒有自己開發的人造生物陶瓷粉末,目前在台灣市面上的人造生物陶瓷粉末全都是仰賴國外進口的產品,如法國的Biodentine、美國的ProRoot MTA、巴西的Bio-C-Repair,我們在這一領域是缺席的。
孫教授語重心長的說,台灣的材料科技在世界早已佔有一席之地,舉凡鋼鐵、冶金、電子、半導體、薄膜、纖維、塑膠高分子等都有不錯的成績,卻在齒科生物陶瓷這一塊落後,實在是心裡不舒服,故想藉著自身在台大材料系所學的陶瓷製程技術與材料分析原理,再與充滿研究熱忱的新悅美學牙醫診所的年輕醫師群合作,經過2年的銳意研究,終於成功研製出屬於我們台灣這塊土地的齒科活髓治療之覆髓術用生醫陶瓷粉末。目前實驗室研究成果除了表面顏色、硬化時間、機械強度與X光下的分辨率均媲美現有市售材料,還同時增加了生物相容性、生物親和力與生物抗菌性等特點。期待本研究團隊的成果將來能為台灣自有生物陶瓷材料的應用與開發奠下一個里程碑。
發明人
孫安正/元智大學
楊永名、呂冠瑋、黃忠義/新悅美學牙醫診所
聯絡人
孫安正 教授
0921894137
acsun@saturn.yzu.edu.tw
相關產品
-
國立中央大學 育成企業 / 松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益生菌沐浴露
-
脫鹵球菌之生物菌劑
-
承洺科技 / 國立中央大學 許藝瓊 副教授 - 動物實驗提升非活體實驗行動方案 2.0
-
國立中央大學 育成企業 / 松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益生菌肌膚修護乳
-
聯新國際醫院 / 國立中央大學 蔡章仁 教授 - 線上臨床自動分割與量化大腦梗塞區之系統
-
聯新國際醫院 許雅芬 醫師 / 國立中央大學 潘敏俊 教授 - 俯臥式三維光學斷層造影系統
-
國立中央大學 育成企業 / 松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益生菌深層潔膚皂
-
乳癌病理切片AI自動判讀
-
聯新國際醫院 陳建隆 醫師 / 國立中央大學 馬念涵 教授 - 運用微型核醣核酸(microRNA)及生物體液(Biofluids)發展疾病監控與預後的分子檢測技術
您可能有興趣的產品
人氣產品專區